山东院9个项目入选2023年山东省能源转型标志性事件、引领性工程
信息来源:党群工作部 时间:2024-02-08

 

  经山东省能源局和大众日报专家学者认真盘点,1月18日,2023年山东省能源转型10个标志性事件、10个引领性工程正式发布。其中,山东院参与标志性事件3个、引领性工程6个,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10月18日至20日中国(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在济南召开

  本次大会由公司联合主办,以“聚焦储能发展,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搭建合作交流桥梁,创造产业落地契机,共襄储能发展之举、共赢绿色低碳未来。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亲临国家电投和公司展区,对公司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出台全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方案

  山东院派出专家团队,参与全省煤电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全力配合山东省能源局完成方案编制。该方案紧紧锚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分类施策、一台一策,加快清洁高效大型煤电机组建设,有序关停低效小煤电机组,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出台全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

  山东院高质量完成《“双碳”背景下山东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为全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做好技术支撑,全力配合山东省能源局完成方案编制。方案提出积极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体系、集约节约清洁用能体系和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能源领域碳达峰行动。

  四、世界首台630℃国家电力示范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启动

  该项目由山东院设计,位于山东菏泽郓城,安装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以再热汽温630℃、发电热效率突破50%为主要示范点,是国内“压力最高、温度最高、效率最高”的单轴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五、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3月16日,国内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2022年,山东院中标该工程受端(泰安西)换流站B包及线路包9(山东段)工程可研及勘察设计,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六、全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成果发布

  9月26日,山东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成果发布会在济南召开。烟台海阳HG34近海桩基式海上光伏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由山东院总承包建设。此外,山东院自主设计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海上漂浮式光伏实证平台成功试运,对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七、全省首个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倒送电一次成功

  11月11日,全省首个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肥城300兆瓦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倒送电一次成功,进入带电调试阶段。该项目总规模310兆瓦,一期10兆瓦全球首台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由山东院承担可行性研究。

  八、全省装机规模最大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并网

  11月17日,全省装机规模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U1场址海上风电场项目一期450兆瓦并网。山东院作为总承包方,克服海域、气象、设备、施工等困难挑战,124天完成基础沉桩,172天完成风机吊装,创造了“单台风机31小时完成吊装”的新速度。

  九、全省首台9F级重型燃气机组投运

  12月25日,全省首台9F级重型燃机项目——华电青岛燃机项目5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由山东院设计,建设2台单机容量505.54兆瓦9F重型燃机,首次应用20余个先进技术,燃机国产化率达90%以上,天然气增压机国产化率达95%。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面向未来,山东院将坚定历史自信、保持战略主动、汇聚奋进力量,以更积极的作为、更优异的成绩,为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能源新篇章贡献新力量。

   

 

【打印本页】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